【南方+】代表說 | 董凡:民營經濟能熬,但不能老熬
發布時間:2021-02-02
2月2日下午,在橫琴新區和經濟功能區代表團的分組討論現場,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珠海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凡為民營經濟發聲。
“現在已經2月了,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如果說去年民營經濟還能撐一撐,今年還能不能撐下去?”談及民營經濟的成長發展,董凡話語中透著擔憂。
在董凡看來,遏制感染新增是防疫的基本要求,但更深層面上,疫情對經濟帶來的次生傷害不可忽視,尤其是對民營經濟。
“能熬,但不能老熬。”董凡認為,民營經濟成長不易,熬久了,資金鏈很可能斷裂。
“雖然疫情讓部分醫療器械企業取得短暫爆發性增長,但長遠來看,當市場趨于飽和,這些企業前期投入的大量設備物資會不會成為發展的負擔?”董凡說。
他建議,政府層面繼續關注民營經濟,對民營經濟加大扶持,提升其抵御次生風險的能力。
【出品】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珠海市兩會全媒體報道團隊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艷婷
2月2日下午,在橫琴新區和經濟功能區代表團的分組討論現場,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珠海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凡為民營經濟發聲。
“現在已經2月了,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如果說去年民營經濟還能撐一撐,今年還能不能撐下去?”談及民營經濟的成長發展,董凡話語中透著擔憂。
在董凡看來,遏制感染新增是防疫的基本要求,但更深層面上,疫情對經濟帶來的次生傷害不可忽視,尤其是對民營經濟。
“能熬,但不能老熬。”董凡認為,民營經濟成長不易,熬久了,資金鏈很可能斷裂。
“雖然疫情讓部分醫療器械企業取得短暫爆發性增長,但長遠來看,當市場趨于飽和,這些企業前期投入的大量設備物資會不會成為發展的負擔?”董凡說。
他建議,政府層面繼續關注民營經濟,對民營經濟加大扶持,提升其抵御次生風險的能力。
【出品】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珠海市兩會全媒體報道團隊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