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區報】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持續增強
發布時間:2019-04-16

健帆生物潔凈車間自動化生產線。 健帆生物供圖
□本報記者 宋顯暉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刀被磨快后相當鋒利,砍柴效率必將大大提高,技術改造亦如此,通過引進、改造關鍵設備和技術,使用先進的工藝、裝備或新材料,可以達到產能增加、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提升等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大大增強。
珠海高新區深諳此理,近年來堅持從政策、資金、服務等多方面支持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促進傳統產業的工藝、裝備和產品技術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高新區用三年時間完成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備案項目165個,實施技改規模以上企業67個;全區工業企業累計實現技改投資總額42.29億元,項目涵括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細化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技改獎勵資金從2016年的1190萬元,增至2018年的8972萬元,年均增速達174.6%。
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局負責人認為,技改讓企業更重視科技創新。截至2018年底,高新區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1%和6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約22個和12個百分點;創新主體數量、質量雙提升,高企數量達480家,增速全市最高;入圍市高企創新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和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均排名全市第一,入圍市高企成長性、稅收貢獻百強企業排名全市第二。這充分表明,高新區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持續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呈現出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
技改意義作用
產能增加,效率提高
據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凱介紹,公司從2015年遷入新園區開始,逐步推進潔凈化廠房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從局部到整體,不斷用新的機器設備替代老的作業模式。至2018年底,公司共投入近1億元進行血液灌流器生產線升級擴建,新建了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前,健帆生物的生產線年產血液灌流器90萬支,無法滿足公司擴大發展的需要。技術改造對動力系統和倉庫等輔助設施進行了配套完善,目前血液灌流器年產量已達139萬支,產能提升50%以上。與此同時,生產線人工數量減少了50%以上,生產周期明顯縮短。2018年,健帆生物實現產值10.5億元,同比增長47%,已成為華南地區血液灌流器競爭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標立電機(珠海)有限公司2017年啟動新型汽車電子油泵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了符合最新電子油泵生產標準的十萬級潔凈車間,防止變速箱粉塵顆粒影響油泵壽命,引入兩條德國制造模式的精益生產線。項目完工后,標立電機完成了從傳統工業到自動化生產的華麗轉身,其生產質量和效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2018年,標立電機實現產值2.68億元,同比增長144%,在國內汽車零配件市場占據制高點。
今年以來,生產汽車輔助駕駛安全系列產品的珠海上富電技股份有限公司對生產車間進行自動化改造。原來的生產線大約需要80個人來操作,改造后自動化生產線只需8個人。而原來80人一天大約生產6000個零件,現在8個人的自動化生產線一天可生產零件12000個,產能實現翻番。
據統計,獲得技改獎勵的企業數從2016年的7家,到2017年翻一番達到16家,2018年增至36家。其中,2018年產能上漲企業28家,產能同比增長21%。毫無疑問,產能和效率是技改最大、最明顯的收益。
品質提升,消耗降低
曾凱告訴記者,健帆生物對潔凈化廠房的智能化改造使部分原料投入減少了50%,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達400萬元-500萬元。
“當然,技改不光是為了省錢,更重要的是提升產品品質。”曾凱說,原來產品品質控制主要靠生產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驗和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自動化程度不高,先進技術手段不多。隨著公司業務發展,產量越來越大,僅僅依靠管理人員的努力和盡心,肯定會遇到“天花板”,難以為繼。而且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產品更加可靠好用。設備的更新會帶來品質的穩定,增加新的檢測手段。比如,以前采用燈檢檢測產品是否有不良品,用肉眼判斷產品是否混有雜質。這種檢測很容易造成視神經疲勞,檢測人員須每隔2小時換一班。現在通過視覺技術檢測,由機器隨時進行拍照,挑出不良品。生產線上只需一名巡檢人員查看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收集機器挑出的不良品。技改后,產品不良品率下降。
“不僅如此,技改對社會的貢獻還在于減少對土地、人員資源的占用。”曾凱解釋道,“我們通過環保工程對原料酒精重復利用的改造,減少了工業廢棄物和危險廢物排放。原來我們每批產品的污水排放量大約55噸,現在的污水排放量不到20噸。”
顯然,除提高經濟效益外,技改還帶來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等社會效益。
技改難點及對策
以獎補資金鼓勵企業技改
技改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需要投入的資金動輒成百萬上千萬。比如,健帆生物對潔凈化廠房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先后投入近1億元,僅程控設備、裝置的前工序投入就達3000萬元;標立電機對新型汽車電子油泵技改項目總投資達7000萬元;浩亭(珠海)貿易有限公司對連接器生產線自動化改造的投入,2019年將達到3500萬元……
為鼓勵企業通過技改提升核心競爭力,高新區加大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增強技改投資意愿。高新區制定網格化掛點員制度,建立企業技改備案臺賬,落實專人服務,促進傳統產業企業重視技術改造,指導做好項目備案及資金申報;精準掌握企業需求,做好政策宣傳,同時加強工業投資的監測和分析,分類施策解決企業問題。對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已達到申報條件的項目,集中力量指導企業做好備案及報數;對年投資不足500萬元的項目,延遲其備案時間,將2-3年的投資打包成一個超500萬元的項目,促使項目按照國家相關統計制度進行申報,促進一批中小企業成長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
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高新區技改投資總額從6.9億元上升到18.9億元,年平均增速65.5%。累計實現技改投資總額42.29億元。技改獎補政策激勵和保護了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熱情,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成功推動上富電技、標立電機等傳統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招攬人才促進企業創新
“技改是對生產制造過程的一種創新。”曾凱認為,所有技改都要有人才支撐才能實現。他說,健帆生物是我國血液凈化領域的領軍企業,產品獨特,工藝獨創,技術突破難度相當大,市面上沒有成熟的技術和成型的設備可供借鑒,需要投入大量科研人員進行專項研究。比如產品包裝,“我們的包裝最后一道工序是用γ射線滅菌,但一般材料不能耐受,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試驗,投入和技術風險很大,也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
好在近年來通過珠海市、高新區的人才政策,公司引進了不少高端人才,在技改和創新創造方面獲得成功。“比如,高新區的人才公寓、博士租房補貼、共有產權房等優惠政策,以及引進海歸、專項人才的招聘會等,為我們引進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技改趨勢
推動企業從“傳統”向“自動”轉變
據了解,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推動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高新區將進一步大力推動企業從“傳統”向“自動”轉變。
今年,高新區將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斷依靠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預計2019年高新區企業技改獎勵將超過1.5億元。
同時,高新區將繼續利用好企業網格化服務,落實好首席服務官制度,利用好技改貼息、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等,精準高效地對接企業需求,激勵和保護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
此外,高新區還將從人才、產業、科技研發等方面共同優化提升,精準落實好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系列“政策十條”,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奮力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刀被磨快后相當鋒利,砍柴效率必將大大提高,技術改造亦如此,通過引進、改造關鍵設備和技術,使用先進的工藝、裝備或新材料,可以達到產能增加、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提升等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大大增強。
珠海高新區深諳此理,近年來堅持從政策、資金、服務等多方面支持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促進傳統產業的工藝、裝備和產品技術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高新區用三年時間完成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備案項目165個,實施技改規模以上企業67個;全區工業企業累計實現技改投資總額42.29億元,項目涵括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藥、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細化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技改獎勵資金從2016年的1190萬元,增至2018年的8972萬元,年均增速達174.6%。
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局負責人認為,技改讓企業更重視科技創新。截至2018年底,高新區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1%和6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約22個和12個百分點;創新主體數量、質量雙提升,高企數量達480家,增速全市最高;入圍市高企創新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和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均排名全市第一,入圍市高企成長性、稅收貢獻百強企業排名全市第二。這充分表明,高新區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持續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呈現出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
技改意義作用
產能增加,效率提高
據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凱介紹,公司從2015年遷入新園區開始,逐步推進潔凈化廠房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從局部到整體,不斷用新的機器設備替代老的作業模式。至2018年底,公司共投入近1億元進行血液灌流器生產線升級擴建,新建了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前,健帆生物的生產線年產血液灌流器90萬支,無法滿足公司擴大發展的需要。技術改造對動力系統和倉庫等輔助設施進行了配套完善,目前血液灌流器年產量已達139萬支,產能提升50%以上。與此同時,生產線人工數量減少了50%以上,生產周期明顯縮短。2018年,健帆生物實現產值10.5億元,同比增長47%,已成為華南地區血液灌流器競爭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標立電機(珠海)有限公司2017年啟動新型汽車電子油泵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了符合最新電子油泵生產標準的十萬級潔凈車間,防止變速箱粉塵顆粒影響油泵壽命,引入兩條德國制造模式的精益生產線。項目完工后,標立電機完成了從傳統工業到自動化生產的華麗轉身,其生產質量和效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2018年,標立電機實現產值2.68億元,同比增長144%,在國內汽車零配件市場占據制高點。
今年以來,生產汽車輔助駕駛安全系列產品的珠海上富電技股份有限公司對生產車間進行自動化改造。原來的生產線大約需要80個人來操作,改造后自動化生產線只需8個人。而原來80人一天大約生產6000個零件,現在8個人的自動化生產線一天可生產零件12000個,產能實現翻番。
據統計,獲得技改獎勵的企業數從2016年的7家,到2017年翻一番達到16家,2018年增至36家。其中,2018年產能上漲企業28家,產能同比增長21%。毫無疑問,產能和效率是技改最大、最明顯的收益。
品質提升,消耗降低
曾凱告訴記者,健帆生物對潔凈化廠房的智能化改造使部分原料投入減少了50%,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節約生產成本達400萬元-500萬元。
“當然,技改不光是為了省錢,更重要的是提升產品品質。”曾凱說,原來產品品質控制主要靠生產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驗和管理人員的責任心,自動化程度不高,先進技術手段不多。隨著公司業務發展,產量越來越大,僅僅依靠管理人員的努力和盡心,肯定會遇到“天花板”,難以為繼。而且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產品更加可靠好用。設備的更新會帶來品質的穩定,增加新的檢測手段。比如,以前采用燈檢檢測產品是否有不良品,用肉眼判斷產品是否混有雜質。這種檢測很容易造成視神經疲勞,檢測人員須每隔2小時換一班。現在通過視覺技術檢測,由機器隨時進行拍照,挑出不良品。生產線上只需一名巡檢人員查看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收集機器挑出的不良品。技改后,產品不良品率下降。
“不僅如此,技改對社會的貢獻還在于減少對土地、人員資源的占用。”曾凱解釋道,“我們通過環保工程對原料酒精重復利用的改造,減少了工業廢棄物和危險廢物排放。原來我們每批產品的污水排放量大約55噸,現在的污水排放量不到20噸。”
顯然,除提高經濟效益外,技改還帶來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等社會效益。
技改難點及對策
以獎補資金鼓勵企業技改
技改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需要投入的資金動輒成百萬上千萬。比如,健帆生物對潔凈化廠房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先后投入近1億元,僅程控設備、裝置的前工序投入就達3000萬元;標立電機對新型汽車電子油泵技改項目總投資達7000萬元;浩亭(珠海)貿易有限公司對連接器生產線自動化改造的投入,2019年將達到3500萬元……
為鼓勵企業通過技改提升核心競爭力,高新區加大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增強技改投資意愿。高新區制定網格化掛點員制度,建立企業技改備案臺賬,落實專人服務,促進傳統產業企業重視技術改造,指導做好項目備案及資金申報;精準掌握企業需求,做好政策宣傳,同時加強工業投資的監測和分析,分類施策解決企業問題。對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已達到申報條件的項目,集中力量指導企業做好備案及報數;對年投資不足500萬元的項目,延遲其備案時間,將2-3年的投資打包成一個超500萬元的項目,促使項目按照國家相關統計制度進行申報,促進一批中小企業成長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
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高新區技改投資總額從6.9億元上升到18.9億元,年平均增速65.5%。累計實現技改投資總額42.29億元。技改獎補政策激勵和保護了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熱情,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成功推動上富電技、標立電機等傳統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招攬人才促進企業創新
“技改是對生產制造過程的一種創新。”曾凱認為,所有技改都要有人才支撐才能實現。他說,健帆生物是我國血液凈化領域的領軍企業,產品獨特,工藝獨創,技術突破難度相當大,市面上沒有成熟的技術和成型的設備可供借鑒,需要投入大量科研人員進行專項研究。比如產品包裝,“我們的包裝最后一道工序是用γ射線滅菌,但一般材料不能耐受,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試驗,投入和技術風險很大,也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
好在近年來通過珠海市、高新區的人才政策,公司引進了不少高端人才,在技改和創新創造方面獲得成功。“比如,高新區的人才公寓、博士租房補貼、共有產權房等優惠政策,以及引進海歸、專項人才的招聘會等,為我們引進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技改趨勢
推動企業從“傳統”向“自動”轉變
據了解,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推動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高新區將進一步大力推動企業從“傳統”向“自動”轉變。
今年,高新區將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斷依靠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預計2019年高新區企業技改獎勵將超過1.5億元。
同時,高新區將繼續利用好企業網格化服務,落實好首席服務官制度,利用好技改貼息、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等,精準高效地對接企業需求,激勵和保護企業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
此外,高新區還將從人才、產業、科技研發等方面共同優化提升,精準落實好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系列“政策十條”,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奮力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