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區報】技術+品牌=核心競爭力
發布時間:2012-06-21
健帆走“專精特新”之路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有些企業可能不是家喻戶曉,但在業內卻聲名顯赫,無可匹敵。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在血液凈化領域,健帆享有“中國血灌之王”美譽,其自主研發的主營產品“DNA免疫吸附柱”和“樹脂血液灌流器”的市場占有率多年來穩居全國第一,其中DNA免疫吸附柱還是全球首創的血液凈化新產品。毫無疑問,健帆是業內不折不扣的“單項冠軍”。
如此“江湖地位”從何而來?公司董事長董凡認為,健帆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開發雙輪驅動,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形成的核心競爭力使其獨步全國。
“我們的創新之路走對了”
在醫療器械行業中,血液凈化產業起步時間不長,產品多由德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壟斷。健帆瞄準這一新技術領域,“十年來經受住各種誘惑、磨難,專注于血液凈化領域發展,始終執著地做血液灌流器這一類產品”,董凡說,正是由于判斷準確和堅忍不拔,健帆終于解決了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材料的重大關鍵性問題,2002年更是首次將血液灌流器從單純治療“中毒”這一病癥,開發出可以治療腎功能衰竭、危重病癥、牛皮癬、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的血液灌流器,極大地拓寬了產品用途,對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也一舉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
十年來,健帆不斷開發完善產品技術,在血液灌流領域的科研水平一直居中國首位、世界前列,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蟬聯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百強榜、獲得世界發明專利等諸多榮譽。董凡最看重的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金字招牌,“在醫療器械行業獲得這個獎項太難了!”據了解,目前國內高端、高科技的醫療器械主要靠進口,國產化大多走學習、仿制之路,仿制得像已殊為不易。健帆以樹脂為吸附材料開國內先河,與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相比,“全血灌流”技術獨一無二。“我們把國際上沒有的創造出來,而且創新能力獲得了國家的認可,這證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
“開發市場比創新還難”
健帆的血液灌流器雖好,可上市之初卻無人問津。說到開拓市場,董凡十分感慨:“創新難,開發市場比創新還難!”
董凡解釋道,“有的產品大家翹首以盼,比如偉哥,一上市就暢銷全球,根本不需要市場推廣。但健帆創造的灌流器是一種新產品,而全血灌流這項新技術隨著產品一起誕生,新技術要和新產品一起推廣,當然非常艱難。”
“開發市場花了我們最大力氣,前期我們集中了從人力到資金到時間所有資源。” 他介紹說, “我們當時放棄了其他所有的發展,縫線、繃帶等產品都包給其他的代理商,公司集中推廣有技術門檻、有發展前途、市場更廣闊的血液灌流器。”當時,有銷售人員不理解,“公司的其他產品為什么不能順便賣呢?”但董凡認為,“干事情只能干好一件,有舍才有得!”
血液灌流器是高端醫療器械,不是看說明書就會用的,必須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健帆選擇用學術推廣的方式來開拓市場,小到一個人在臨床科室進行新技術宣講,大到組織全國專家集中開展學術交流研討,董凡說,“公司每年開展的學術推廣活動大約有2000多次。”公司現有600多名員工中40%是銷售人員。
2002年,健帆銷售收入共約1000萬元,灌流器賣了100多萬元,只占百分之十幾。在市場開發過程中,品牌建設也漸趨成熟完善,2011年,廣受市場認可的健帆共售出灌流器30多萬支,銷售額超過公司總收入的九成。
董事長感言
新技術在最開始推廣的時候很艱難,在與舊的秩序較量時一定會遇到懷疑、抵觸,但真正推開了,只要你是原創的,總會在市場份額上得到回報。
民營企業在規模、實力上受到局限,只有專注地做好一類事或一件事才能謀求更大的發展。因此,在細分領域里做深做透做精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惟一道路。
企業業績
健帆的血液灌流器已進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000多家大型醫院。自2007年以來,健帆連續5年以50%以上的增幅高速發展。今年1-5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三成,預計全年增幅仍將達到50%。
健帆走“專精特新”之路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有些企業可能不是家喻戶曉,但在業內卻聲名顯赫,無可匹敵。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在血液凈化領域,健帆享有“中國血灌之王”美譽,其自主研發的主營產品“DNA免疫吸附柱”和“樹脂血液灌流器”的市場占有率多年來穩居全國第一,其中DNA免疫吸附柱還是全球首創的血液凈化新產品。毫無疑問,健帆是業內不折不扣的“單項冠軍”。
如此“江湖地位”從何而來?公司董事長董凡認為,健帆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開發雙輪驅動,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形成的核心競爭力使其獨步全國。
“我們的創新之路走對了”
在醫療器械行業中,血液凈化產業起步時間不長,產品多由德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壟斷。健帆瞄準這一新技術領域,“十年來經受住各種誘惑、磨難,專注于血液凈化領域發展,始終執著地做血液灌流器這一類產品”,董凡說,正是由于判斷準確和堅忍不拔,健帆終于解決了血液凈化醫用吸附材料的重大關鍵性問題,2002年更是首次將血液灌流器從單純治療“中毒”這一病癥,開發出可以治療腎功能衰竭、危重病癥、牛皮癬、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的血液灌流器,極大地拓寬了產品用途,對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也一舉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
十年來,健帆不斷開發完善產品技術,在血液灌流領域的科研水平一直居中國首位、世界前列,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蟬聯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百強榜、獲得世界發明專利等諸多榮譽。董凡最看重的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金字招牌,“在醫療器械行業獲得這個獎項太難了!”據了解,目前國內高端、高科技的醫療器械主要靠進口,國產化大多走學習、仿制之路,仿制得像已殊為不易。健帆以樹脂為吸附材料開國內先河,與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相比,“全血灌流”技術獨一無二。“我們把國際上沒有的創造出來,而且創新能力獲得了國家的認可,這證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
“開發市場比創新還難”
健帆的血液灌流器雖好,可上市之初卻無人問津。說到開拓市場,董凡十分感慨:“創新難,開發市場比創新還難!”
董凡解釋道,“有的產品大家翹首以盼,比如偉哥,一上市就暢銷全球,根本不需要市場推廣。但健帆創造的灌流器是一種新產品,而全血灌流這項新技術隨著產品一起誕生,新技術要和新產品一起推廣,當然非常艱難。”
“開發市場花了我們最大力氣,前期我們集中了從人力到資金到時間所有資源。” 他介紹說, “我們當時放棄了其他所有的發展,縫線、繃帶等產品都包給其他的代理商,公司集中推廣有技術門檻、有發展前途、市場更廣闊的血液灌流器。”當時,有銷售人員不理解,“公司的其他產品為什么不能順便賣呢?”但董凡認為,“干事情只能干好一件,有舍才有得!”
血液灌流器是高端醫療器械,不是看說明書就會用的,必須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健帆選擇用學術推廣的方式來開拓市場,小到一個人在臨床科室進行新技術宣講,大到組織全國專家集中開展學術交流研討,董凡說,“公司每年開展的學術推廣活動大約有2000多次。”公司現有600多名員工中40%是銷售人員。
2002年,健帆銷售收入共約1000萬元,灌流器賣了100多萬元,只占百分之十幾。在市場開發過程中,品牌建設也漸趨成熟完善,2011年,廣受市場認可的健帆共售出灌流器30多萬支,銷售額超過公司總收入的九成。
董事長感言
新技術在最開始推廣的時候很艱難,在與舊的秩序較量時一定會遇到懷疑、抵觸,但真正推開了,只要你是原創的,總會在市場份額上得到回報。
民營企業在規模、實力上受到局限,只有專注地做好一類事或一件事才能謀求更大的發展。因此,在細分領域里做深做透做精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惟一道路。
企業業績
健帆的血液灌流器已進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000多家大型醫院。自2007年以來,健帆連續5年以50%以上的增幅高速發展。今年1-5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三成,預計全年增幅仍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