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區報】精品打造品牌 品牌開拓市場
發布時間:2011-10-20
——珠海“兩少兩有兩高”高科技企業發展之道②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本報記者 胡細鶯
創業階段,傳統企業選擇了貼牌代工,起步平穩,但他們自創品牌與開拓市場同步,步履艱難;發展階段,傳統企業在競爭中收獲利潤,危機尚未凸顯,他們在漫長的積蓄期中執著堅持,曙光漸現;成熟階段,傳統企業“貼牌之路”遭遇瓶頸,他們的品牌之路則越走越寬。
這就是珠海日漸壯大的“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群體,他們擯棄了傳統的發展路徑,用精品打造品牌、用品牌開拓市場,拒絕低價“血拼”、拒絕貼牌“作坊”,成為國內眾多中小企業的有益借鑒。
另辟蹊徑:品牌與市場共生
勿庸置疑,品牌是企業開拓市場的“試金石”,也是企業取得持久戰略優勢的“金鑰匙”。
從我國外貿發展的實踐看,在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出口增長質量不高、自主品牌建設薄弱、品牌附加值偏低成為眾多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與其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遇到瓶頸和危機才嘗盡“割肉之痛”轉型升級,不如在起步期就著手打造企業品牌,讓品牌與市場相伴成長。于是,一批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從公司起步階段,即通過不同方式與渠道,逐步樹立企業品牌形象,謀求在更廣闊天地中獲得更大發展。
與傳統企業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后轉向國際中低端市場或直接貼牌出口不同,中國最大生產彩色可視對講系統的廠家之一廣東柔樂電器有限公司首先選擇進軍歐美市場,在國際競爭中憑借高質量產品、較高客戶滿意度、過硬技術、簡單化操作及簡約型獨特設計,產品暢銷歐美發達國家,并享有很高聲譽。
在眾多“兩少兩有兩高”企業中,柔樂只是冰山一角。高端電子信息企業借助運營商等大客戶起步,生物醫藥企業采取學術推廣或建立自主營銷網絡打開局面……“兩少兩有兩高”企業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各顯神通,獨辟蹊徑,自創品牌和開拓市場都獲得了較好起步。
執著堅持:品牌與市場共榮
然而,品牌建設和開拓市場都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鑄造百年品牌還是投機鉆營,考驗的是企業是否具有科學發展觀念,能不能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熬得住等待。
2002年至2006年,從麗珠集團剝離出來的健帆連續5年掙扎在虧損邊緣,血液灌流器推廣遇到瓶頸。健帆董事長董凡卻堅決拒絕廉價促銷,在堅持學術推廣的同時,建立自主銷售網絡。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開始,健帆銷售額開始井噴,至今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主打產品血液灌流器在國內占據了90%的市場。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這是像健帆一樣的“兩少兩有兩高”企業自創品牌、開拓市場道路的真實寫照。眾多“兩少兩有兩高”企業選擇這條道路之后,一般要經歷4-10年甚至更久的積累期,然后才進入爆發增長期。世紀鼎利花了4年時間使3G網絡技術儲備大顯身手;寶萊特進軍國外市場五六年后為自己打造了廣闊市場空間;福尼亞用了近10年時間一舉打破國內三甲醫院進口輸注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
大浪淘沙,沉淀下來的是金子。在大批加工貿易企業意欲擺脫低附加值局面、謀求轉型升級的今天,“兩少兩有兩高”企業已從辛勤耕耘中獲取回報。積累期之后,“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紛紛迎來高速增長期:產品價格在業內無可撼動,龍頭地位無可取代,未來市場無比廣闊。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主體,“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的自主品牌也紛紛進入收獲季節。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品牌71個,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的自主品牌就占了53席,為品牌總數的74.6%,占據了全市大半個江山。53個自主品牌中,有中國世界名牌1個、中國名牌3個、廣東省名牌49個。
世紀鼎利、賽納科技(南屏工業園)、健帆生物、遠光軟件4家企業更是榮登《福布斯》“2011中國潛力200強企業”榜,其中世紀鼎利和賽納科技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珠海擁有企業總數之多在全國排名第七。
“兩少兩有兩高”高科技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的優秀群體為大批中小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開拓市場的路徑。然而,路沒有盡頭,他們永遠在路上。
——珠海“兩少兩有兩高”高科技企業發展之道②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本報記者 胡細鶯
創業階段,傳統企業選擇了貼牌代工,起步平穩,但他們自創品牌與開拓市場同步,步履艱難;發展階段,傳統企業在競爭中收獲利潤,危機尚未凸顯,他們在漫長的積蓄期中執著堅持,曙光漸現;成熟階段,傳統企業“貼牌之路”遭遇瓶頸,他們的品牌之路則越走越寬。
這就是珠海日漸壯大的“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群體,他們擯棄了傳統的發展路徑,用精品打造品牌、用品牌開拓市場,拒絕低價“血拼”、拒絕貼牌“作坊”,成為國內眾多中小企業的有益借鑒。
另辟蹊徑:品牌與市場共生
勿庸置疑,品牌是企業開拓市場的“試金石”,也是企業取得持久戰略優勢的“金鑰匙”。
從我國外貿發展的實踐看,在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出口增長質量不高、自主品牌建設薄弱、品牌附加值偏低成為眾多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與其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遇到瓶頸和危機才嘗盡“割肉之痛”轉型升級,不如在起步期就著手打造企業品牌,讓品牌與市場相伴成長。于是,一批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從公司起步階段,即通過不同方式與渠道,逐步樹立企業品牌形象,謀求在更廣闊天地中獲得更大發展。
與傳統企業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后轉向國際中低端市場或直接貼牌出口不同,中國最大生產彩色可視對講系統的廠家之一廣東柔樂電器有限公司首先選擇進軍歐美市場,在國際競爭中憑借高質量產品、較高客戶滿意度、過硬技術、簡單化操作及簡約型獨特設計,產品暢銷歐美發達國家,并享有很高聲譽。
在眾多“兩少兩有兩高”企業中,柔樂只是冰山一角。高端電子信息企業借助運營商等大客戶起步,生物醫藥企業采取學術推廣或建立自主營銷網絡打開局面……“兩少兩有兩高”企業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各顯神通,獨辟蹊徑,自創品牌和開拓市場都獲得了較好起步。
執著堅持:品牌與市場共榮
然而,品牌建設和開拓市場都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鑄造百年品牌還是投機鉆營,考驗的是企業是否具有科學發展觀念,能不能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熬得住等待。
2002年至2006年,從麗珠集團剝離出來的健帆連續5年掙扎在虧損邊緣,血液灌流器推廣遇到瓶頸。健帆董事長董凡卻堅決拒絕廉價促銷,在堅持學術推廣的同時,建立自主銷售網絡。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開始,健帆銷售額開始井噴,至今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主打產品血液灌流器在國內占據了90%的市場。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這是像健帆一樣的“兩少兩有兩高”企業自創品牌、開拓市場道路的真實寫照。眾多“兩少兩有兩高”企業選擇這條道路之后,一般要經歷4-10年甚至更久的積累期,然后才進入爆發增長期。世紀鼎利花了4年時間使3G網絡技術儲備大顯身手;寶萊特進軍國外市場五六年后為自己打造了廣闊市場空間;福尼亞用了近10年時間一舉打破國內三甲醫院進口輸注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
大浪淘沙,沉淀下來的是金子。在大批加工貿易企業意欲擺脫低附加值局面、謀求轉型升級的今天,“兩少兩有兩高”企業已從辛勤耕耘中獲取回報。積累期之后,“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紛紛迎來高速增長期:產品價格在業內無可撼動,龍頭地位無可取代,未來市場無比廣闊。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主體,“兩少兩有兩高”企業的自主品牌也紛紛進入收獲季節。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品牌71個,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的自主品牌就占了53席,為品牌總數的74.6%,占據了全市大半個江山。53個自主品牌中,有中國世界名牌1個、中國名牌3個、廣東省名牌49個。
世紀鼎利、賽納科技(南屏工業園)、健帆生物、遠光軟件4家企業更是榮登《福布斯》“2011中國潛力200強企業”榜,其中世紀鼎利和賽納科技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珠海擁有企業總數之多在全國排名第七。
“兩少兩有兩高”高科技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的優秀群體為大批中小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開拓市場的路徑。然而,路沒有盡頭,他們永遠在路上。